28日晚,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對近日A股市場的相關披露以及媒體報道對愛康集團員工作出初步反饋。
他說,對于資本的力量,在過去的幾年中由于愛康私有化而有了更多的理解。有一點是肯定的,醫療服務行業需要品質的積累以及精細化管理體系的建立,任何追求短期資本回報的行為如果是以犧牲客戶、患者的利益為代價,一定不會持久。
“在愛康創立的過去15年中,我和整個愛康團隊一直把醫療品質與客戶服務作為我們的重點,而不是把資本市場作為最主要的出發點,為此我們以高昂的代價在2019年1月18日最終完成了私有化。我感謝愛康人和支持我們的股東的堅毅與耐心,以及客戶和合作伙伴對于愛康的信任與期待。”張黎剛說。
對于愛康是否會被轉手、文化是否會被同化、工作崗位是否會被取代?他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前提條件并不存在,大家不必擔心,不用揣測。在過去的15年中,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與挫折,保護愛康不受侵害、價值觀不受踐踏、變革與發展不受遏制,這一點從未動搖過。愛康私有化之后的獨立運營也得到了股東們的認可和支持。”
“有發展就有艱辛,尤其是醫療行業,但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們一定會走下去。在愛康私有化完成時,在套現與增持之間,我們選擇了增持。在資本故事和埋頭苦干之間,我們選擇了埋頭苦干。”他說。
張黎剛認為,對于醫療服務,專業內涵的底蘊是醫學、是科學,不是復雜的資本運作和結構設計。品牌與公信力的樹立,是基于對監管合規的遵守,是基本的道德底線與職業操守,不是絢麗的描繪。信賴是基于服務質量和個人健康信息安全的維護,以及隱私的保護。正因如此,愛康的客戶選擇繼續信任愛康,業績仍然保持著穩健的增長。
“有價值觀的投資人入場,邏輯上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是否能實現改觀和良性的競爭,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