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快訊|醫訊|資訊|頭條|健康|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當前位置:中華健康網 > 醫訊 >

腸道菌群,人體的“第二基因組”

時間:2025-07-26 09:23:41   來源:光明日報

  【健·前沿】

  有時候,你是不是超想吃糖、漢堡、比薩、炸雞、燒烤等糖類和深加工食品呢?可能不是你管不住嘴!而是——你的腸道菌群想吃!當你的腸道菌群處于失衡狀態時,它們中的一些促進炎癥發生的微生物,會產生一些物質,影響大腦對神經系統的調節,讓人渴望得到更多的、能使這些腸道細菌生長和繁殖的含糖量高的食物。

  細菌并不全是壞東西

  要知道,細菌并不全是壞東西。很多人可能覺得細菌就是不干凈,可能會引起疾病,所以總想著要消毒殺菌。其實,人體里面住著大量細菌,它們與我們和平共處,對人體健康也是有好處的。這些好的細菌,不僅存在于皮膚、呼吸道,還有消化道等地方。特別是腸道里,細菌的種類和數量簡直驚人。

  在我們的腸道中,棲息著超過38萬億個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種類多達1000余種。它們共同構成的生態系統,重量可達1.5千克,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基因組”。這些微生物并非“吃白飯”的,它們參與人體的消化代謝(如分解膳食纖維產生短鏈脂肪酸)、免疫調節(構筑腸道免疫屏障)、神經信號傳遞(通過“腸—腦軸”影響情緒)等重要生理過程。可以說,腸道菌群的平衡,是人體健康運轉的基礎。隨著科學的進步,研究人員發現,腸道菌群和很多疾病都關系密切,不僅僅是消化道疾病,糖尿病、風濕、心臟病等也都和它們有關。

  比如,抗生素可能會破壞菌群平衡,引發腹瀉或便秘等腸道功能異常。這是因為廣譜抗生素會非選擇性殺滅腸道菌群包括有益菌,破壞菌群平衡,導致腸道蠕動減慢、促進腸道動力的物質生成減少,進而引發便秘。但部分人也可能因菌群紊亂導致腹瀉。

  菌群失衡是健康問題的“隱形推手”

  當我們談論長壽秘訣時,很多人會想到運動、飲食和心態。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聚焦于一個“幕后英雄”——腸道菌群。腸道作為人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掌管著70%以上的免疫細胞。

  一項基于動物實驗的研究發現,腸道中青春雙歧桿菌的豐度均隨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而青春雙歧桿菌可緩解脫毛、體重下降、骨質疏松及神經退行性變等衰老改變。具體來看,比如代謝紊亂,有害菌過度增殖,會分解食物產生毒素,干擾脂肪代謝,引發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比如炎癥反應,失衡的菌群破壞腸道黏膜屏障,導致細菌內毒素進入血液,誘發全身性慢性炎癥,加速細胞衰老;比如免疫力下降,有益菌減少會削弱免疫功能,使老年人更易感染疾病,影響壽命。

  不僅是衰老,腸道微生物群落的改變,還可能改變大腦神經元的功能和結構。美國南加州大學、佐治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期發布的一項新研究證據強調,腸道微生物群落與神經認知發育之間存在著關鍵聯系。在生命早期發育階段過量攝入糖和其他不健康的飲食,會導致腸道微生物群落發生變化,繼而導致神經認知障礙。該研究表明,青春期每天食用含糖飲料會損害成年后學習和海馬依賴的記憶的能力。而腸道細菌的改變可能是糖誘導的記憶障礙的關鍵!

  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治”好腸道細菌,就能治療疾病。人類其實早就發現了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來治療疾病的方法。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食物發酵,比如做酸奶。酸奶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細菌,能夠幫助我們分解乳糖,改善腸道健康。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經常吃酸奶、奶酪等乳制品,可以降低腸道疾病的風險。益生菌還可以制成藥物,通過篩選培育,成為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

  科學“養”菌,呵護腸道健康

  當腸道內有益菌數量大量減少時,有害菌數量就會瘋狂增長,腸道菌群平衡被打破,人體健康受損將通過各種身體不適表現出來。

  比如便秘、腹瀉、脹氣及其他腸易激綜合征,這些癥狀是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一個信號。特別是減肥期間,很容易引起腸胃功能紊亂,造成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包括對糖和深加工食品的渴望。

  比如食物不耐受。我們所食用的絕大部分食物是可以被腸道菌群中的共生微生物降解的,如果腸道中缺乏某些降解攝入食物的細菌,則會出現食物不耐受的情況。

  再比如抑郁。腸道菌群中的細菌會影響腦功能和心理健康。當然導致抑郁的因素還有很多,是否由腸道菌群失衡引起需由醫生判斷。

  雖然腸道菌群能夠治療某些疾病,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通過補充益生菌就能達到保健的效果。因為益生菌只是幫助我們維持正常的腸道菌群結構,而它們能否在我們體內長期活躍還是個問號。

  那么,該如何呵護腸道健康呢?

  一是吃對食物,這樣才能給菌群“施肥”。“對”的食物包括:

  膳食纖維:全谷物、豆類、蔬菜(如西蘭花、菠菜)、水果(如蘋果、香蕉)是菌群的優質食物,能促進有益菌生長;

  發酵食品:酸奶、泡菜、納豆等富含乳酸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直接補充腸道有益菌;

  益生元:菊粉、低聚果糖(存在于洋蔥、大蒜、燕麥中)能選擇性刺激有益菌繁殖,改善菌群結構。

  二是減少“菌群殺手”。包括控制加工食品、高糖飲料攝入,避免反式脂肪酸和人工添加劑;非必要不濫用抗生素,如需使用,遵醫囑搭配益生菌補充劑。

  三是生活習慣加持。包括:

  規律作息:生物鐘紊亂會干擾菌群節律,因此,要保證7~8小時睡眠;

  適度運動:每周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促進腸道蠕動和菌群多樣性;

  緩解壓力:長期焦慮會改變菌群組成,可通過冥想、深呼吸調節情緒。

  還有人關心,要做個腸道菌群檢測嗎?近來研究發現,某些特定的細菌能幫助醫生預判腫瘤風險或是血糖、血脂的狀態,但這些都還在研究階段,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如果沒有感到特別不舒服的話,不必過分關注腸道菌群狀況。雖然部分腸道菌群標志物(如特定菌屬的豐度變化)已在結直腸癌、代謝綜合征等疾病的研究中顯示出潛在預測價值,部分檢測項目已進入臨床探索階段(如結直腸癌早篩),但尚未作為常規臨床檢測指標普及,因此對普通人群仍不推薦。

(責任編輯:華康)

熱點聚焦

最新閱讀

熱門排行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福利在线| 久艾草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国产又色又爽在线观看| 青草青在线视频|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ts人妖合集magnet|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爱情岛论坛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自拍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欧美小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班主任丝袜脚夹茎故事|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老妇与禽交|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成aⅴ人片|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国产电影| 好紧我太爽了视频免费国产| 一本色道久久88|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麻豆md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多活几年|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