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夜,很多年輕人喜歡整晚開著空調睡覺,然而,仍有不少老一輩的人不愿意或舍不得開空調,認為吹空調不健康,一直開著太費電。
但最近多地接連出現老年人舍不得開空調熱到中暑、熱射病的情況。告訴爸媽千萬別舍不得開空調,除了避免高溫中暑,日前有研究發現房間溫度適當調低,或能幫身體對抗多種癌癥!
研究發現:溫度適當調低,能產生抑癌效果
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華人科學家曹義海教授團隊發表于Nature的一項研究發現:低溫環境還能激活我們體內的“自帶燃脂引擎”——棕色脂肪組織(BAT),讓它主動燃燒能量、產熱,并吞噬血液中的葡萄糖。而且,這一行為竟然會和癌細胞“搶糖”!
結果就是:腫瘤細胞“搶不到糖”,能源告急,生長受限。在患癌小鼠中,冷環境顯著延緩了腫瘤進展,延長了生存時間。
“低溫療法”能不能用到人身上?研究人員進行了初步的人體試驗嘗試,召集了6名身體健康的22歲~25歲男性和女性,以及1名經歷了化療的18歲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6名健康成人:棕色脂肪正在“燃燒”
6名健康成人身著T恤、短褲,待在16℃的環境中每天2~6小時,持續14天,PET-CT顯示這些健康年輕人頸部、胸骨旁區域以及雙側鎖骨上的棕色脂肪正在“燃燒”,這說明了16℃就能使健康成人棕色脂肪激活。
一名癌癥患者:腫瘤部位的葡萄糖降低
在唯一的一名癌癥患者身上,研究人員對其進行為期7天、22℃的更加溫和的“低溫治療”,結果還是比較鼓舞人心的:這名患者棕色脂肪區域激活,攝取葡萄糖增加,而縱隔淋巴瘤部位的葡萄糖信號顯著降低!
最后,總的來說研究證實了在適當的低溫環境中,有助于激活棕色脂肪組織搶奪腫瘤的葡萄糖,減少腫瘤能量供應,從而抑制腫瘤生長。目前看來,可能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癌癥治療新方法,但還需要在更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中進行驗證。
開窗睡覺還是開空調睡覺好?
開空調的房間,溫度和濕度都是可以調節控制的。因此,更建議開空調睡覺,最適宜的溫度是22℃~26℃。
有些人會說:開空調后,寒氣和濕氣就會順著打開的毛孔鉆進身體里。但其實,大家常說的“空調病”其實是由于不當使用空調而造成的。
當氣溫過高,特別是超過人體正常適應環境的時候,要及時果斷開空調,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等更要及時開空調。
晚上睡覺這樣開空調舒服又省電!
專家建議,夏天白天將空調溫度設置在26℃,晚上可以設置在28℃,既省電環保,體感也舒適。
晚上開空調睡覺記得做好這5點!
1.夜晚調成睡眠模式
睡覺時可以將空調設定為睡眠模式。睡眠模式會在睡眠期間逐步調高溫度,既能避免睡眠時人體著涼感冒,又可節省電能。再搭配定時關機,如早上6點起床,則5點左右即可關機,既利用了室內余溫保持涼爽,還能節省不少的電費支出。
2.空調的風口盡量朝上吹
開空調制冷時,最好把空調風向調為朝上。冷空氣一般會向下走,熱空氣向上走,這樣利用冷熱空氣自身的物理特性,會達到均勻舒適的室溫。
3.悶熱天氣多用除濕模式
有時碰到天氣悶熱難受,要善用空調的“除濕”功能。這個功能模式不僅可以讓室內濕度降下來,還省電。
4.空調的出風口前放盆水
長時間開空調,空氣會變干燥。尤其是相對干燥的北方,人長時間待在空調屋里,口鼻、眼睛很容易變得干澀、酸脹。不妨在空調的出風口放盆水,能有效緩解干眼癥狀。
5.每天也要適當開窗通風
每天早晚開窗通風半小時以上,有助于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補充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質。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