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本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充滿無限可能與活力。然而,對于小齊(化名)來說,命運卻在此刻拐了個彎。
小齊在幾年前查出患有乙肝,但沒有規范進行復查及治療,半個多月前,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皮膚和鞏膜迅速黃染,成了“小黃人”。緊急住院檢查后,結果令人揪心:他已發展為慢加(亞)急性肝衰竭,同時還伴有肝硬化及肝臟占位性病變。專科醫院醫生給出的最佳治療方案是肝移植,卻因高昂的醫療費用和緊缺的肝源,成了小齊難以企及的奢望。無奈之下,他懷著一絲希望,輾轉來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寄望于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帶來轉機。
入院后,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迅速為小齊制定了綜合治療方案。一方面,給予口服中藥及中醫外治法,口服中藥傳承肝病大家關幼波、肝病科學術帶頭人徐春軍教授治療黃疸的經驗,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四診合參,給予辨證論治,同時配合中醫特色外治法如穴位貼敷治療、皮內針治療等,從整體上調理他的身體機能;另一方面,鑒于他嚴重的病情——慢加(亞)急性肝衰竭導致黃疸指數極高,膽紅素飆升至600多,凝血功能異常,為了更好地挽救他的生命,并且為后續腫瘤治療提供可能,科室決定采取中西醫并用的手段。
3月11日,肝病科成功為小齊進行了人工肝治療,采用DPMAS(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序貫PE(血漿置換)治療方案。整個治療過程十分順利,小齊的生命體征平穩,治療后膽紅素下降,之前折磨他的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也得到了極大改善。緊接著,3月14日又進行了第二次人工肝治療。后續,科室還將根據他的恢復情況,繼續安排人工肝治療,為他爭取更多后續治療的機會。
人工肝治療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治療方式?需要做手術嗎?事實上,人工肝治療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手術,人工肝治療其實是一種血液凈化技術,類似于腎病治療的透析、血濾等,是通過體外裝置,暫時及部分替代肝臟的功能,從而協助治療肝功能不全、肝衰竭或相關疾病的方法。其應用范圍廣泛,主要用于肝衰竭、嚴重高膽紅素血癥、肝移植術前及術后等,在合并嚴重肝損傷的膿毒癥或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急性中毒以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等方面,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病房收治了大量疑難危重肝病患者,涉及病種廣泛,包括慢加亞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償期合并各種并發癥(如頑固性腹水、肝性腦病、消化道出血等)以及原發性肝癌等。在中醫治療的基礎上,肝病科與介入科密切配合同步開展了多項現代診療技術,先后完成肝癌介入治療(TACE)、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PTCD)等治療,為患者提供中西醫結合高水平服務。
人工肝技術的順利開展,得益于醫院的大力支持及醫務處、護理部、急診科、重癥醫學科、腎病科、輸血科等多處室的協同幫助。人工肝技術的成功開展,不僅標志著我院肝病治療水平邁向了新臺階,也意味著將為更多像小齊這樣的疑難危重肝病患者,尤其是肝衰竭、嚴重高膽紅素血癥患者,開辟新的生命通道,爭取更多生的希望。肝病科也將持續開展其他新技術,為肝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手段。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