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企業博爾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爾誠”)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韓曉亮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博爾誠在人工智能+醫療領域進行了前瞻性布局,將重點推進兩款‘AI+醫療’項目。一季度公司已成功推出兩款創新產品,并同步推進10個重點研發方向。”
目前,博爾誠正在重點推進兩款“AI+醫療”項目:多指標癌癥檢測和“AI+甲基化檢測健康評估”。
在癌癥檢測方面,傳統的單指標檢測若要檢測7種癌癥,需抽7管血、掛7個科室的號、看7個不同科室的醫生,不僅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檢測對象的依從性也較低。針對這一問題,博爾誠依托自身龐大的數據庫資源,結合人工智能建模技術,成功研發了一款可同時檢測肺癌、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卵巢癌等7種癌的多指標檢測產品。該產品讓癌癥檢測變得更加精準、早期和全面,是一項具有突破性的技術。韓曉亮解釋道,單指標檢測一次性檢測的位點數較少,而多指標檢測需要檢測的位點數是單指標的數千萬倍,一次檢測能夠產生數百G的數據。檢測結果需要從海量數據中分析得出,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AI+健康”領域,博爾誠正在開發一款通過大數據檢測評估人體健康狀態的產品。該產品不僅能精確檢測人體的各項健康指標,還能為如何進一步提升這些指標提供指導。在人工智能的支撐下,它將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自身健康狀態,抗擊衰老,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作為一家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博爾誠的研發投入一直占公司收入的40%左右。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擴充產品管線。”韓曉亮表示,一季度,博爾誠圍繞幽門螺旋桿菌抗原(HP-Ag)家用檢測、子癇前期風險篩查、消化道、呼吸道等10個重點研發方向同步推進,目前多個項目取得顯著進展。
今年以來,博爾誠已有兩款創新產品成功獲批上市。一是子癇前期風險篩查產品,其檢測結果與化學發光檢測方法的總符合率高達97%,為全孕期子癇前期的風險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韓曉亮表示,公司正積極與意向客戶對接,產品即將正式推向市場。
婦產科實驗室正在進行sFlt-1/PlGF項目檢測。
另一款產品是幽門螺旋桿菌抗原(HP-Ag)檢測試劑盒“衛早安®”。其最大優勢在于可實現幽門螺旋桿菌抗原的居家檢測,讓檢測變得更加便捷、依從性和普及性更強。同時,該產品也適用于醫務人員在醫療單位使用,可滿足“臨床”場景下的輔助診斷和根除治療效果評價。目前,該產品已用于上萬人的檢測,且需求仍在不斷擴大。
資料圖幽門螺旋桿菌抗原(HP-Ag)檢測試劑盒衛早安獲批上市。資料圖
“隨著衛早安®的上市,公司胃腸癌防控管線已全面覆蓋醫療機構和居家檢測兩大場景。”韓曉亮說。博爾誠已成功構建起胃腸癌“篩診治”的閉環解決方案。數據顯示,該方案可節省73%的內鏡資源,將內鏡使用效率提升4.26倍,有效助力胃腸癌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干預。
除了孕早安™和衛早安®,博爾誠在研管線中進展較快的還有肝癌甲基化檢測產品,目前已完成臨床試驗并提交注冊申請,預計今年獲批上市。
談及行業未來,韓曉亮表示,設備的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行業應用的廣泛化、普及化、健康化,將是診斷行業的發展趨勢。博爾誠立足這一趨勢,在人工智能+醫療領域進行了前瞻性布局,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展望未來,韓曉亮博士表示:“博爾誠將繼續聚焦提升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方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速推進更多創新產品上市,為大眾健康提供更精準、更高效的解決方案。同時,我們始終鼓勵科技創新,支持科研人員將‘天馬行空’的想法通過科學研究落地,為研發管線儲備創新力量,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積蓄動能。”
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是經開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目前,北京經開區已聚集各類生物醫藥企業近5000家,聚集了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生物技術、醫學材料等各領域,構建起從研發、生產、服務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體系,推動國家藥監局六大中心落地,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厚植產業發展優勢,形成了龍頭引領、集群共進的蓬勃發展格局。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