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醫療數字影像云平臺,推動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影像數據互通共享;
近2/3的縣醫療集團建立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等服務共享中心,實現“基層檢查、縣級診斷”;
高平、陽曲、鹽湖、萬榮、孝義等縣(市、區)探索開展“5G﹢醫療”試點,推廣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方便基層群眾就醫……
“山西正促進‘信息通’,強化數字賦能,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水平。”山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張波表示。
近日,在山西省衛生健康委組織的走基層活動中,記者走進多家醫療機構,就該省系統推進改革,將數字紅利轉化為居民健康獲得感的成效進行采訪。
互聯網醫院
讓患者享便利
“我以前每個月要去醫院開一次透析藥。如今,我在手機上操作,透析藥第二天就能送到家,省時又省力。”近日,家住陽泉市的劉女士表示,自己又通過“醫聯通”慢性病管理平臺買了藥。
患有尿毒癥的劉女士需要在家做腹膜透析。之前,她開藥需要到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掛號開方。自從該院接入“醫聯通”慢性病管理平臺后,她只要在平臺線上掛號,就會有醫生接診,將開好的處方傳至藥店,全程只需花費5分鐘。次日,快遞員就能將藥品送到她家中。
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療部主任、內分泌科副主任鄭博覺介紹,該院2022年12月步入互聯網醫療時代:通過“醫聯通”慢性病管理平臺,慢性病患者線上掛號,把各項指標數據上傳給在線?漆t生;醫生根據數據及與患者的交流情況給予相應醫療處置,在線開出處方并發送給藥品配送平臺;藥品配送平臺把藥品送到患者家中,讓其可以在線用醫保支付相關費用。
截至目前,“醫聯通”慢性病管理平臺有注冊患者10萬余人,開展在線咨詢1.7萬余人次、線上隨訪10.4萬余人次;完成電子處方審核和藥品配送1.9萬余例,配送醫療用品2713單。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張芬芳表示,該院將繼續加強醫療服務信息化建設,讓更多患者獲得互聯網醫院建設的紅利。
“上車即入院”
跑出急救加速度
2024年10月,長治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升級為急診醫學中心,遷至新建的急診樓,同步升級軟件和硬件。急診樓一樓大廳懸掛著一塊電子屏,上面顯示的內容實時更新;“120”救護車精準定位、車內情況清晰可見……自長治市人民醫院5G智能化區域危急重癥救治系統全方位投入應用以來,該院跑出了搶救生命的加速度。
“一名44歲男性患者上吐下瀉,到社區醫院輸液時精神狀態不佳,意識模糊……”不久前,在患者張先生上救護車后,跟車醫生快速記錄病情,立即為他做心電圖、抽血等檢查。救護車在行駛期間,利用車載攝像頭清晰拍攝患者情況,通過車載信息化系統將患者的醫學影像資料、體征、病情記錄等生命信息回傳至長治市人民醫院急診搶救室。經初步診斷,患者存在膿毒性休克、膿毒癥心肌損害、肝功能和腎功能損害。因病情危重,患者被迅速收入該院急診重癥監護室接受進一步治療。
“5G智能化區域危急重癥救治系統可以實現入院前急救和入院后急診無縫銜接聯動,便于快速制定搶救方案,提前進行術前準備,減少急診患者等待檢查的時間。”長治市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中心主任畢淑珍介紹,該院通過打造“上車即入院”的救治模式,確保每一名急危重癥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此外,5G技術的支持,讓一項項先進醫療技術落地長治市人民醫院。目前,該院急診醫學中心能開展亞低溫腦保護治療、急診床旁經靜脈臨時起搏、B超引導下經皮氣管切開術、骨髓腔輸液技術、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液凈化治療等。
“智慧助醫”
提升基層診療水平
“您好,請問您是張女士嗎?我是呂梁市孝義市中陽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請問您最近一次測量的空腹血糖是多少?”中陽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的糖尿病患者張女士,每隔一段時間就能接到一個這樣的醫療隨訪電話。
這得益于中陽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線了智慧助醫系統。該系統能夠設置多種電話模板,通過智能語音外呼系統每天外呼1000人、發送短信1000條,實現健康宣教、慢病隨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宣傳、滿意度測評等工作轄區居民全覆蓋。
該系統還為全科醫生日常工作帶來了便利。中陽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宋亞蓉說,醫生在問診時可根據該系統的提示,結合人工智能診斷參考及治療建議,對患者作出診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用智慧助醫系統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對于剛入職、經驗不足的醫生來說,可以讓他們思路更清晰、用藥更規范。”宋亞蓉說。
按照呂梁市衛生健康委工作部署,中陽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轄區14個村衛生室于2023年8月啟用智慧助醫系統,覆蓋人群6萬余人。該系統包括輔助診斷系統、語音外呼系統和運行監管系統3個子業務系統,其中輔助診斷系統接入醫院信息系統(HIS)、基本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實現數據互通共享。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