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為全面提升危重癥患兒腸內營養護理質量,大力推廣精準安全喂養技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學中心急危重癥護理管理委員會危重癥護理小組成功舉辦了“管飼為徑,‘喂’愛而生”主題活動。此次活動吸引了70余名護士長、危重癥聯絡員以及ICU?谱o士踴躍參會,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活動期間,通過專題授課、案例分析以及互動答疑等形式,參會人員圍繞腸內營養護理領域的前沿進展與豐富實踐經驗展開深入探討,交流氛圍熱烈。
護理部副主任劉麗麗在活動致辭中強調,危重癥患兒的營養支持不僅關乎疾病診療進程,更是保障其生長發育的關鍵環節。營養管理成效直接關聯著患兒短、長期預后狀況。她鼓勵全體護理人員深入學習管飼喂養的最新指南與專家共識,加速掌握并及時總結新技術應用效果,憑借專業素養與愛心,為危重癥患兒筑牢堅實的生命防線。
新生兒外科主治醫師張艷霞帶來“消化道畸形患兒腸內營養技術”專題授課。針對腸閉鎖、食管狹窄等消化道畸形患兒普遍存在的喂養困難、營養吸收不良問題,指出為這類患兒制定個體化腸內營養支持方案至關重要,并借助典型臨床案例,直觀呈現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在促進腸道功能恢復中的重要作用,讓在場人員深受啟發。
重癥醫學科代理護士長楊瀅則以磁導航空腸置管技術為核心,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該技術借助電磁定位實時引導,做到無創精準置管,尤其適用于胃排空障礙、重癥胰腺炎等危重患兒。與傳統盲插法相比,磁導航空腸置管技術優勢顯著,不僅成功率更高,還能大幅降低黏膜損傷風險,讓參會人員真切感受到新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高效性與安全性。
普通外科新生兒外科主管護師范琪依據中華護理學會兒科專委會最新團體標準《危重癥患兒管飼喂養護理》,結合臨床實踐,系統梳理了危重患兒管飼喂養全程護理要點,涵蓋置管前評估、喂養管理、并發癥處理等內容,為一線護理人員提供了極具實操性的指導。
重癥系統總護士長范敬蓉在活動總結時表示,此次課程雖已結束,但守護患兒生命健康的征程才剛剛起步。她期望全體參會人員能將活動所學切實融入日常護理實踐,在未來工作中,進一步開展多學科協作,致力于為患兒提供更為精準、貼心的護理服務。
本次活動雖已圓滿收官,但對危重癥患兒的關愛永不止步。急危重癥護理管理委員會危重癥護理小組將秉持初心,持續探索創新,為助力危重患兒健康成長、提升醫療護理服務水平不懈努力,在守護生命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