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召開2025 年北京醫務社會工作會,對首都衛生健康系統志愿服務先進典型進行表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應急志愿者服務隊在本次表彰中榮獲“首都衛生健康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應急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于2011年12月,現有正式成員619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占比70%,黨員占比26%。服務隊圍繞婦幼健康需求,常態化開展門診導醫導診、健康科普宣教等志愿服務活動,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38706小時,致力于打造婦幼健康領域的志愿服務新標桿。
創新服務模式,打造品牌項目
服務隊立足婦幼健康特色,精心策劃并實施了一系列品牌項目,如“1+1+1”親子公益課堂、“名醫走基層”、“文明路口值守”及“守護天使”門診導醫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其中,“1+1+1”親子公益課堂以產房助產士為核心,攜手家屬及志愿者,通過場景化宣教、沉浸式體驗和精準化指導,為產房等候區的家屬講解產程、分娩鎮痛、產后護理等知識,有效緩解家屬焦慮情緒,提升就醫感受。該項目多次被電視媒體報道,成為醫院志愿服務的亮麗名片。
聚焦重點人群,實施精準服務
針對孕產婦、老年人、青少年等重點人群,服務隊開展精準化志愿服務。在學雷鋒志愿服務月、婦女節、重陽節等重要節點,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公園等地,開展健康科普宣講、義診咨詢等活動。如重陽節時,通過“青春暖夕陽”主題活動,為老年人送去健康知識和節日溫暖;“婦科微課堂”科普活動已堅持開展數年,僅2024年累計開展活動750余場,服務女性6100余人次;在寒暑假期間,開展“童心醫夢 假期志愿行”活動,為學生志愿者們講解應急避險知識、進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科普、組織參觀體驗醫院手術室以及門診導醫活動,該項目年服務時長超2000小時,不僅增強學生對醫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還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
強化黨建引領,凝聚青年力量
服務隊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將志愿服務與黨、團建工作深度融合,發揮青年志愿者的生力軍作用。在國家重大活動中表現突出,如在國際志愿者日開展“微笑北京”導診服務,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志愿者團隊承擔賽區醫療保障任務,以專業高效的醫療服務獲多方贊譽。在2020-2023年間,常態化開展“門診測溫”、“一米線秩序維護”等應急服務,保障特殊時期患者就醫安全。此外,每年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宣傳等活動,推動公共衛生意識普及。
注重社會效益,擴大行業影響
服務隊積極整合資源,與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團委、市屬多家醫院合作,不斷擴大服務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年均惠及各地區群眾數千人次,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在提升公眾婦幼健康意識、促進醫患和諧、弘揚正能量等方面產生廣泛而深遠的社會效益,為構建健康中國、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北京婦產醫院應急志愿者服務隊榮獲此殊榮,不僅是對志愿者們過往辛勤付出的高度肯定,更是對未來工作的激勵與鞭策。這一榮譽的背后,離不開院黨委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院黨委始終將志愿服務工作視為醫院文化建設和社會責任擔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政策引導、資源調配到人員組織,全方位為志愿服務隊的發展保駕護航,為服務隊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成長氛圍。
展望未來,在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婦產醫院應急志愿者服務隊將以此為新的起點,繼續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不斷拓展志愿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在服務內容上,將進一步聚焦婦女兒童健康領域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開展更加精準、專業的志愿服務活動,為婦女兒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更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團結一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動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續寫志愿服務事業的精彩華章。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