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新京報記者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獲悉,近日協會與世界資源研究所合作發布《中國數字零售促進健康可持續膳食轉型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健康可持續飲食的關注度正持續上升,在這一領域的支出比例逐年增加。“糖、脂、卡”是熱點話題,“食物多樣性”被認為具有最大的改進潛力,“蛋白質”的含量受到消費者的高度重視。
據介紹,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世界資源研究所支持下開展健康可持續食物轉型項目,基于食品消費干預“6P”(政策、產品、展示、陳列、促銷、人員)策略及互聯網公眾心理認知數據分析,結合國內外政策趨勢及企業實踐,提出數字零售通過渠道話語權、場景構建能力和數據挖掘優勢推動消費者養成健康可持續消費習慣的路徑,同時也為政策制定和食品消費決策提供多維視角。
報告顯示,從對健康可持續食品的消費者認知角度分析,各類產品的品牌認知度與滿意度呈現出不同的差異性。零食、飲料等食品品牌正通過研發健康轉型的策略,逐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預制菜的關注度和滿意度均明顯低于其他品類。八大品類“安全”屬性滿意度對比數據顯示,零食、新茶飲、乳制品滿意度居前三,分別為48.65%、43.28%、41.12%,預制菜滿意度墊底,為16.62%。
受訪者供圖
此外,在購買渠道的品牌認知方面,以盒馬和山姆為代表的線上線下融合型零售品牌獲得了最高的滿意度。報告還指出,數字零售能夠借助大數據深入洞察消費者的偏好、飲食習慣以及健康趨勢。通過對政策、產品、展示、陳列、營銷和人員等關鍵環節進行有效干預,助力實現全方位健康可持續的食物消費轉型。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