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醫藥行業發展交流會暨《中醫藥零售行業發展報告》發布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國醫大師李佃貴,中國商業聯合會執行會長、中國中藥協會執行副會長、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以及近百家制藥企業、醫藥零售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中醫藥零售新業態開展深度交流,攜手探尋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
人民數據董事長、總經理郭亞飛致辭
人民數據董事長、總經理郭亞飛致辭表示,當前,中醫藥行業發展面臨結構性矛盾,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尤其是在“數據要素×醫療健康”等一系列頂層設計推動下,探索數智化與供應鏈深度融合,為促進中醫藥產業系統性提質增效提供了路徑。未來,人民數據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用可信數據為中醫藥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助力,用數智賦能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中國商業聯合會執行會長王民致辭
中國商業聯合會執行會長王民在致辭中指出,伴隨宏觀經濟回升向好,居民收入改善,消費意愿增強,健康消費成為新熱點。然而,中醫中藥市場仍面臨挑戰,亟需破局。中國商業聯合會愿積極搭建平臺,多維度賦能醫藥連鎖企業,助力其創新發展。他同時表示,提振消費需多措并舉。一是改善預期,增強消費信心;二是分類施策,滿足不同群體消費需求,吸引境外消費;三是順應居民生活服務需求增長,增加優質新興服務供給;四是加強融合消費,打破業態界限,推動產業融合創新。
人民數據研究院副院長、智庫項目部主任吳漢華發布《中醫藥零售行業發展報告》
會上,人民數據發布《中醫藥零售行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中醫藥零售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多重驅動因素正塑造行業新生態。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文化自信與技術創新的共同作用下,企業深度變革、市場自律、文化賦能成為關鍵驅動力。企業通過構建現代運營體系實現精細化管理,市場自律推動規范化發展,文化賦能則強化消費者對中醫藥價值的認同。同時,智能技術的引入正在全維度重塑中醫藥產業鏈形態,推動行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智”驅動的轉型,構建起“質量可溯、需求可測、資源可控”的智慧產業體系。
中國中藥協會執行副會長劉張林發言
中國中藥協會執行副會長劉張林表示,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中醫藥發展,相關政策為行業指明“守正創新”方向。面向未來,協會將聚焦三大方向:以科技賦能傳統,解決“藥材溯源難”“療效評價難”等痛點;以標準引領升級,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質量標準體系;以文化滋養生活,鼓勵開發生活化產品,讓中醫藥融入日常。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武瑞玲發言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武瑞玲認為,中醫、中藥是中國文化和醫藥發展歷史長河中的寶貴財富和燦爛瑰寶,期待有更多的國藥品牌成為國潮品牌,能堅守本色、傳承精髓、加強創新、連鎖發展,并通過內部孵化和跨界合作等創新營銷方式,滿足公眾對健康養生的需求,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海鷗發言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海鷗表示,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藥的扶持政策,不僅為行業指明了方向,更賦予老字號“破繭重生”的底氣。當前,健康中國戰略與消費升級浪潮正催生中醫藥服務的新范式——既要滿足國民對中藥材真材實料的剛性需求,更要回應年輕人對藥食同源、治養結合的多元期待。
北京市商業聯合會會長傅躍紅發言
談及構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問題時,北京市商業聯合會會長傅躍紅認為,中醫藥是便民生活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北京市商聯會作為5A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將繼續深化品質服務躍升行動,服務行業會員單位的高質量發展,打造更具溫度的北京服務品牌,為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出不懈的努力。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醫大師李佃貴發言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醫大師李佃貴在發言中對于中醫藥未來發展,提出三點期望:一是堅守“醫+藥”結合優勢,打造集醫療、養生、文化傳承為一體的生態平臺;二是匯聚各方中醫力量,挖掘整理民間經典良方,通過交流研討和臨床實踐,形成實用知識體系,攻克疑難病癥;三是擁抱數智化,借助現代科技將中醫師經驗轉化為智能診療模型,讓數據為中醫診療提供科學依據,推動中醫藥服務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圓桌論壇
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圍繞“道地化、專業化、國潮化、國際化、數智化、生活化”六大核心方向,共同探討中醫藥的傳承創新與產業發展未來。
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集團副總經理、馬應龍大藥房董事長宋志奇表示,中醫藥企業要堅守初心,致力于提供高品質、高質量的產品,秉承“治未病”理念,拓展大健康領域,深入挖掘經典名方。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煙臺中亞至寶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冷斌認為,中醫藥年輕化是時代潮流,中醫藥企業要創新包裝、產品、品牌,適應年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他表示,堅守初心,與時俱進,方能迎接時代發展,企業需不斷探索,共謀中醫藥繁榮發展。山東福牌阿膠藥業有限公司總裁楊鏵提到,數智時代,數據分析和洞察對于企業發展和決策非常重要,通過建立大模型,對特定場景、人群進行分析,將有助于在細分市場取得突破,助力企業打造細分場景下的大單品。要以消費者聽得懂的語言解釋產品,結合潮流化的傳播方式,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做大做強。談及零售藥房未來發展,衡水以嶺藥業董事長兼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零售部總經理紀珍強指出,藥房及國醫館面臨客流減少挑戰,需發揮慢病管理與專業服務優勢,不斷創新服務模式,通過慢病管理活動、場景化體驗及健康課程等方式,提升顧客體驗,以應對零售環境變化。吉林敖東世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臣認為,在患者康復調理的階段,零售藥房將會成為醫院很好的補充,為患者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為患者康復保駕護航,這也是零售藥房存在的重要價值。廣盛原中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勝談到,當前醫藥行業正面臨顯著變革,未來可通過構建中醫藥綜合體、專業中醫館及中藥堂,結合道地藥材、經典名方與大健康產品,共同推動健康中國建設。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