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由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退行性疾病分會、上海市衰老與退行性疾病學會老年醫學轉化分會主辦的2024年帕金森病?浦行慕ㄔO經驗分享及學術交流會(全國基礎中心及初級中心)在線上順利舉行。
2024年帕金森病專科中心建設經驗分享及學術交流會(全國基礎中心及初級中心)云端匯聚
2024年帕金森病專科中心建設經驗分享及學術交流會(全國基礎中心及初級中心)參會嘉賓
首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生弟教授,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北京醫院陳海波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王麗娟教授,分別為大會進行了致辭。
首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陳生弟教授為大會致辭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北京醫院陳海波教授為大會致辭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王麗娟教授為大會致辭
帕金森病?浦行陌l展現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7%,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未來患者人數將會持續增加。目前,如何在疾病早期進行發現、診斷和干預治療,如何針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的病征開發新的藥物和治療手段,是中國帕金森診治領域面臨的問題。
2020年,全國范圍建立了首批17家高級中心、34家標準中心和29家初級中心。并于2022年底新晉了9家高級中心和21家標準中心。2024年,又遴選出8家高級培育中心、31家標準培育中心和103家基礎中心。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共遴選并發展234家中心。所有中心均遵循統一的診療指南和管理流程,并以一站式模式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苹⒕珳驶、全程化的診療服務。
在此次線上會議中,陳生弟教授圍繞帕金森病專科中心建設的新理念與新標準,發表了專題演講,深入闡述了帕金森病?浦行慕ㄔO的背景、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
陳生弟教授發表專題演講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黃衛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曹紅梅教授、贛州市人民醫院胡玲教授分別就各院帕金森病專科中心的建設經驗和成果進行了分享與交流。
黃衛教授進行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帕金森病高級培育中心建設分享
曹紅梅教授進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帕金森病標準培育中心建設分享
胡玲教授進行贛州市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基礎中心建設分享
線上線下聯動
打造優質診療服務
通過結合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線下一站式診療中心逐步進化為具備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等特點的全新診療體系,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包含診斷、評估、治療和管理在內的一站式服務,并幫助臨床在優化診療質量的同時全面提升效率。
在醫院內,患者遵循標準化流程,接受包含預問診、檢驗檢查、癥狀評估和可視化問診等在內的數字化診療服務。由于融合了可穿戴、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等最新技術,疾病評估的一致性和顆粒度均得到顯著提升,更好的支持了治療策略的制定及優化。同時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一方面提升臨床效率,另一方面沉淀并積累高質量多模態臨床數據支撐學術科研。當患者離開醫院回到家中,依然可以通過線上問診服務與醫生保持連接和互動,同時利用智能化癥狀監測技術和遠程隨訪服務向臨床提供動態疾病數據,以便醫生為患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如此“線上+線下”的聯動模式,不僅解決了患者“看病東奔西走、回家無人管理”的痛點,還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從診前、診中、診后三個階段全面滿足患者對于全場景的診療需求,構建了帕金森病“全時空診療體系”,為患者提供全時間、全空間、全疾病周期的一站式診療與管理服務。
前行不輟,未來可期
?浦行膶⒁罁耙粋中心、一站服務、一個標準、全程管理”的指導原則,培養亞專業人才梯隊,推進數字化診療流程,落實智能化全程管理,建立示范中心并以點帶面構建“中國帕金森病全程化分級診療及管理”體系,以推動中國帕金森病新一代診療及管理理念的發展,讓更多帕金森病患者獲益。
中國帕金森病?浦行聂吲两鹕∫徽臼皆\療中心正式名單
(全國基礎中心及初級中心)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