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一味中藥-杮葉制成的中成藥“腦心清"對心腦血管疾病就有不同凡響的作用。據了解,它是從祖國傳統醫學寶庫中挖掘出來的單味驗方。研制者通過社會調查發現,一些居住在山區的村民往往健康長壽,尤其患心腦血管疾病者較少。
調查其飲食習慣,發現大多有采摘柿葉泡茶飲用的習慣,并以此作為養生保健的良方。科研工作者于是取來這些柿葉進行藥理分析發現其提取物會有黃酮、有機酸等成分,并據此推斷這就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此前,美國就有兩位著名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理論:人體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將積聚在血管中的脂類物質帶出體外(這些沉積的脂類物質正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因而能有效地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這兩位科學家進一步的實驗還得出一個結論:人體血液中的 HDL每升高1毫克,心腦血管病人的死亡率就下降 4%。這一成果當之無愧地獲得了 1985 年度諾貝爾獎。
根據這一理論,廣州白云山中藥廠的科技人員開展了對柿葉的深入研究,同時組織了全國各地 30 多名醫藥專家協同攻關,果然發現柿葉提取物的藥理作用與上述理論相一致,于是研制開發了“腦心清"。
腦心清的研制和生產看似很簡單,只用味柿葉就可提取制成,然而,實際上并不是那么簡單。就拿藥材原料來說,柿葉雖然到處都有,但并不是任何地方、任何品種的柿葉都能用。該廠經過長期認真的考察,才選定了適合的柿葉品種和藥源基地,并嚴格規定了采摘的季節和時機。此外,在提取工藝方面也有獨到之處,經過水提、存沉、溶解、萃取等一系列工序,確保提取物的純度和產品有效成分的含量達到一個很高的指標。該廠的科技人員告訴筆者,別看小小小一片“腦心清”,來之可不易。據測算,每生產一片腦心清片,需要 40 克生藥(柿葉),即相當于約 80片杮葉。真可謂點“柿"成金,干錘百煉,其藥物之精華,可見一斑。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