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季節,也是養生的關鍵時期。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在這個時節,人體的陽氣開始升發,新陳代謝逐漸旺盛,因此,順應自然規律,調養肝脾,對于維護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調肝:順應春氣,疏泄肝氣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季陽氣生發,萬物復蘇,與肝的疏泄功能相呼應。肝主疏泄,調暢氣機,促進氣血運行,與春季的生發特性相契合。
《素問·六節藏象論》提到:“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肝藏血,主疏泄,春季肝氣旺盛,若疏泄失常,易導致肝氣郁結或肝火上炎。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肝氣郁結?
肝氣郁結常表現為情緒低落、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丹溪心法》提到:“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肝郁化火則易出現煩躁、易怒、頭痛、目赤等癥狀。肝火上炎則表現為面紅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等。《景岳全書》指出:“肝火盛者,必見目赤、耳鳴、口苦、脅痛。”
圖源網絡,侵刪
補脾:健脾益氣,固護中焦
脾為后天之本,《素問·靈蘭秘典論》指出:“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脾胃論》強調:“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虛弱會導致氣血不足,影響全身功能。
《金匱要略》提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說明肝不好,對脾胃也會有影響。肝氣郁結易橫逆犯脾,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出現食欲缺乏、腹脹、腹瀉等癥狀。肝旺克脾,春季肝氣旺盛,易克伐脾土,導致脾胃功能減弱。《素問·寶命全形論》提到:“土得木而達。”但肝氣過旺則易克脾,出現食欲缺乏、腹脹、便溏等癥狀。在這里臻牧營養師提醒大家:春季調肝時也需兼顧脾胃。
圖源網絡,侵刪
飲食:省酸增甘,怡養肝脾
春季飲食應遵循“省酸增甘以養脾”的原則。酸味食物如石榴、覆盆子等具有收斂之性,過多攝入可能抑制肝氣的升發,不利于春季陽氣的舒展。因此,應適當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轉而選擇辛味和甘味食物,以助陽氣升發,調和肝脾。
1. 辛味食物助升發
辛味食物具有發散、行氣的作用,有助于肝氣的疏泄和陽氣的升發。春季適宜食用香椿芽、蘿卜、芥菜、薺菜等辛味食物,既能順應春氣,又能促進氣血運行。
2. 甘味食物養脾胃
春季飲食應避免過多食用酸澀類食物,以免影響肝氣的升發。同時,飲食宜清淡,避免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更適合多吃甘味食物如羊奶、山藥、扁豆、大棗等,具有補益脾胃、滋養氣血的功效。脾胃為后天之本,甘味食物能健運中焦,增強脾胃功能,為春季肝氣的升發提供物質基礎。
3. 脾胃虛弱者的飲食建議
對于脾胃虛弱者,可選擇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正餐中搭配羊奶、小米粥、南瓜粥等。這些食物不僅能溫養脾胃,還能補充營養,幫助改善脾胃功能。
羊奶:春季養生,溫養佳品
在春季養生的過程中,羊奶作為一種天然的營養佳品,具有獨特的優勢。羊奶性溫,富含多種活性營養物質,既能夠溫和滋養身體,也能避免春季進補過度引起的內火上升,對體質虛弱或脾胃功能較弱的中老年人尤為適宜。
養肝護肝:羊奶中的優質蛋白質可以提供肝臟所需的氨基酸,有助于肝臟的修復和再生。此外,羊奶中的礦物質如鈣、磷、鐵等也對肝臟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健脾益胃:羊奶脂肪顆粒小,易于消化吸收,不會給脾胃帶來過重的負擔。同時,羊奶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增強食欲。
增強免疫力:春季是流感高發期,羊奶富含免疫球蛋白和上皮細胞生長因子,能有效提升免疫力,保護身體免受疾病侵襲。
圖源網絡,侵刪
此外,在生活習慣上,也需要遵守兩個原則:
一是保持心情舒暢,春季應多參與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等,感受大自然的生機,有助于疏泄肝氣,保持心情愉悅。二是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有助于脾胃的調養。此外,適當的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也能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
春季養生,重在調肝補脾,順應自然規律。通過合理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適當的營養補充,如羊奶,可以有效提升身體的健康水平。讓我們在這個春天,與臻牧羊奶一起,開啟健康新篇章。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