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過自己的身體嗎?
全球每天都有數百萬女性承受著慢性疼痛,其中許多仍未得到治療;全球有高達70.3%的女性承受著痛經; 有痛經和慢性盆腔痛的女性患內異癥的比例達25-73%;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育齡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失調癥,除導致無排卵、不孕、肥胖和多毛等癥狀外,還可能發展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更值得關注的是,明明有近3億女性存在婦科健康問題,然而就診率卻不足60%……
3月1日,為提升公眾對女性健康問題的關注,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發起、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支持的“健康中國行動-關愛女性健康項目”粉色火焰傳遞行動在新華大健康直播基地舉行。
據悉,該活動以“關愛女性健康”為核心主題,粉色火焰,象征著女性的柔美與力量,更代表內心覺醒與行動力,點燃女性健康關愛的火種,關愛自己、激勵同伴、傳遞溫暖,閃耀彼此。項目聚焦子宮內膜異位癥、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避孕及生育力保護三大領域,以線上線下創新聯動的模式構建健康新生態。主辦方將在小紅書、微博、Bilibili、微信視頻號等社交媒體平臺邀請眾多科室專家、科普達人、主流媒體明星藝人與關注女性健康議題的公眾一起熱議女性健康話題,推動女性健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活動當天,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士齊聚一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機關黨委原一級巡視員,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楊志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狄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李蓉,“健康中國行動-關愛女性健康項目”公益大使傅園慧,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副總裁,中國女性健康業務總經理袁俊杰、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副總裁,中國醫學部負責人李瑤、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醫藥業務部總經理宋志瑞,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鄒世恩、小紅書行業營銷總監&公益營銷負責人潘玉婷,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許靜,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健康傳播分會秘書長姜天,南方健康創始人、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健康傳播分會副主任委員傅泉,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
一、助力女性健康,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
“女性作為家庭健康的‘守門人’和社會發展的‘半邊天’,其健康水平關乎下一代成長、家庭幸福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代濤在大會現場視頻連線上表示,當前我國女性群體面臨“兩癌”高發、婦科常見疾病知識缺乏、健康信息獲取不足等挑戰。如何通過創新科普手段,讓權威、精準的健康知識傳遞給每一位女性,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此,在女性健康領域持續耕耘的拜耳感同身受。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副總裁、中國女性健康業務總經理袁俊杰表示:“拜耳是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已經在女性健康領域深耕超過100年,旗下擁有眾多與婦科疾病息息相關的產品,提供貫穿女性全生命周期的治療選擇和健康解決方案。拜耳對中國的承諾是長遠和堅定的,我們始終和中國的臨床醫生同行在一起,始終和中國女性在一起,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饑餓’的企業使命,在政策響應、均質化診療,以及產品與服務創新中持續發力。我們期待與各界攜手,為女性健康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讓每一位女性都能無畏挑戰,綻放‘她’力量! ”
現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狄文教授,則分享了新時代環境下,婦產科醫生該如何發揮“醫者仁心”,“作為婦產科醫生,我們有責任以科學的精神、專業的態度,積極推動婦科常見慢性疾病的規范化診療,提供有效的長期管理和干預措施,為女性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臨床服務,促進臨床科研創新和學科發展。此外,我們也應積極參與健康傳播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科普能力,利用公益平臺和新媒體等多種渠道,擴大健康知識的傳播范圍,全面提升婦女兒童健康水平,這是我們的職業使命和社會擔當,更是守護女性健康的重要使命。”
同時,會議也針對很多女性都面臨的隱形挑戰、具體命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李蓉教授,深入探討了護佑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性及具體可行措施。
李蓉教授表示,“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我深深感受到,每一位女性對健康知識的渴求。尤其是在當前新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信息飛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讓廣大女性朋友們在面對健康問題時常常陷入困惑:哪些信息是科學的?哪些建議是可靠的?患者獲取專業醫療信息的質量難以保證,使其在疾病管理過程中難以得到專業的指導支持。‘粉色火焰傳遞行動’,這個科普公益項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勢而生。”
二、創新科普傳播,洞察女性需求
除了專業知識科普之外,如何提升女性健康意識,讓這些科學知識普及到更廣泛的女性群體,則需要來自社會各界的合力支持,通過諸如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創新傳播。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鄒世恩教授認為,新媒體時代,婦科知識的科普創新及實踐尤其重要。“除了診療時科普,以及通過雜志、報紙觸達用戶等傳統途徑外,也可以用短視頻、微電影、直播甚至脫口秀等形式,以更輕松的內容載體寓教于樂。此外,AI技術快速發展,未來也將有效優化醫生的語言表達體系,進一步提升醫患互動效率。”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許靜教授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傳播媒介的融合創新對于健康科普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健康傳播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它是醫學、人本與媒介的交織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是根基,心理學、社會學、新聞學則能幫助醫生和患者更好地開展對話。而有效的對話,第一步就是要學會打破信息繭房,要通過通俗化、場景化的語言重構健康知識,彌合專業與大眾的認知鴻溝;第二步則是要以受眾為中心,從‘說教式科普’轉向‘陪伴式對話’,比如通過情感共鳴+實用技巧穿插的方式,建立信任紐帶。”
南方健康創始人,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健康傳播分會副主任委員傅泉則表示,從業多年讓他意識到,洞察受眾需求是首要的。“要讓每一個應該或需要看到健康知識的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內容,這需要我們首先知道,患者想要什么?我們可以去觀察一下用戶畫像,通過用戶訪談、問卷調研、專題策劃、內容共創等方式,深度解析健康科普。”
同樣對受眾心理報以關注的還有小紅書行業營銷總監&公益營銷負責人潘玉婷。“我們留意到,女性相關話題已經從過去喊宏大敘事的口號,聚焦到‘平凡日常的感動’層面。許多曾經‘羞于啟齒’的女性話題被討論、被關注、被科普。但在繁榮的女性話題中,依然有不少女性有健康困擾,這樣的她們,更需要正向的引導和專業的科普。這也是我們聯合攜手推動「粉色火焰傳遞行動」公益IP的重要原因。”
預防和治療同等重要,要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開展女性健康科普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據悉,本次會議還迎來了健康中國行動——關愛女性健康項目首位女性健康科普公益大使傅園慧。現場,她表示,作為一名運動員,自己曾無數次挑戰身體的極限,比誰都更清楚——“健康的身體是一切可能性的起點”。
“我曾收到一位年輕粉絲的私信。她深受多囊卵巢綜合征困擾,卻因家人一句‘結婚后自然好’而拖延治療,直到造成了不孕才后悔莫及。這樣的故事讓我心痛——我想告訴女性同胞,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自己的健康需要自己足夠重視。”作為公益大使,傅園慧表示,未來將用自己的聲音,將專業醫學知識轉化為溫暖的力量,并呼吁更多人成為“粉色火焰傳遞者”。
活動上,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鄒世恩教授、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許靜教授、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副總裁、中國醫學部負責人李瑤、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醫藥業務部總經理宋志瑞、小紅書行業營銷總監&公益營銷負責人潘玉婷、南方健康創始人,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健康傳播分會副主任委員傅泉與主持人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健康傳播分會秘書長姜天,開展了題為“破局賦能,共繪藍圖:女性健康科普創新對話“的圓桌討論。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鄒世恩教授認為,健康科普要善于通過“學科交叉”“媒介融合”的方式,結合“新技術”,比如VR、大數據來提升效率;
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副總裁、中國醫學部負責人李瑤認為,女性健康需要“多方協作”,企業有責任、有能力,除了把好產品關外,與政府、醫療機構和社會各界攜手,在科普信息傳播上能做更多貢獻,能為女性提供更多支持。
小紅書行業營銷總監&公益營銷負責人潘玉婷則現場分享了小紅書的“流量密碼”,核心是“利他”,在分享筆記和話題時有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思維。健康科普類內容在小紅書是大有可為的,醫生在小紅書分享內容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互動體現“人感”,除了分享專業知識外,也可以分享作為醫生的日常生活。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許靜教授則表示,傳播學上有一個“行動者網絡”理論,在健康科普這張網絡中,有醫生、平臺、企業、藥廠多重角色,把這張網絡越織越密,并通過這張網絡傳遞公益價值,才能更好地推動共同目標的實現。
南方健康創始人暨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健康傳播分會副主任委員傅泉認為,“與時俱進”是很重要的,伴隨著時代變遷,用戶的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不同角色的“分工”也在細化,在健康賽道上,醫生就像是運動員、MCN機構是教練員、平臺是裁判員、用戶是觀眾,要不斷迭代“比賽”的方式和技巧。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醫藥業務部總經理宋志瑞則表示,京東一直以來都在圍繞女性提供長周期健康管理的服務。早在2017年其就上線了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截至目前已經入駐約1.8萬名婦科相關醫生,服務超400萬女性;2021年又上線了女性健康關愛中心,分享大量的疾病科普內容。作為擁有龐大用戶的平臺,通過“大數據”能更好地洞悉用戶需求,把流量給到更多優質內容。
三、招募愛心人士,傳遞“粉色火焰”
自3月1日起,為了呼吁社會公眾對女性疾病領域的關注以及對患者群體的關愛,這場女性健康科普活動還將持續發力,結合“線上線下”全新傳播模式,延續到線上。
為了聆聽更多來自女性的聲音,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將在小紅書、微信、微博和其他社交媒體上和用戶持續互動;邀請熱心公益并關注女性健康的公眾人物,如中國女子游泳運動員,國際級運動健將傅園慧、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拜耳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周曉蘭、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醫藥業務部總經理宋志瑞為關愛女性健康發聲;同時邀請和倡導專業醫療衛生人士,來積極參與科普活動;并通過線上公益倡導視頻,進一步帶動后續健康公益活動的開展,提升更多女性健康意識,實現早治早防。
據悉,針對“痛經和月經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避孕和生育力保護”三個主題,主辦方將在互聯網內容平臺上進行小紅書平臺健康科普專區的搭建,并通過開屏展示公益話題、打造科普專區等方式擴散,推動公眾對于女性健康的關注及專業科普知識的科學傳播。
醫務工作者、關注女性相關疾病的公眾,即日起就可以在小紅書主陣地及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參與#粉色火焰傳遞行動話題,通過投稿或分享的形式,助力公益,為關愛女性健康獻出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