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在門診上遇上的病例:李奶奶,80歲,因為雙膝關節疼痛已經無法正常行走,家屬只能用輪椅推著她去醫院門診就醫。在詢問過李奶奶的情況,初步判定是膝骨關節炎,便給她開了進一步的檢查,其中包括X拍片、骨密度檢測等,表示要檢查下她是否存在骨質疏松。
這讓李奶奶很不解,這兩種病之間有什么關系,查骨質疏松真的不多余嗎?
其實,這兩種疾病同出一源,是一對標準的“豺狼虎豹”,專門偷走我們的骨骼健康。
01
互為因果的骨關節炎和骨質疏松
骨關節炎(OA)是一種關節退行性病變,由于年齡增長、肥胖、勞損、關節外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的骨質增生等。
骨質疏松癥(OP)則是一種代謝性骨病,主要由于骨組織微量結構改變,骨量減少,導致骨的脆性增加、易發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質疏松癥和骨關節炎都是中老年群體的高發病,他們的共性在于這兩種疾病均可引起骨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甚至發生功能障礙,從而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1]
其實這兩種疾病常常伴隨而來,骨關節炎與骨質疏松癥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因果關系。一方面,骨關節炎常伴隨著關節的炎癥反應,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炎癥細胞會釋放多種細胞因子,比如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等,它們會進入血液循環后會導致破骨形成增強,從而影響人體全身的骨代謝。
另一方面,骨質疏松使人體骨骼的強度和剛度下降,使關節軟骨所承受的壓力和摩擦力變得不均勻,再加上激素的影響,使得軟骨下骨的骨強度下降,關節軟骨在運動過程中更容易受到損傷,加速了關節軟骨的退變和磨損,最終引發或加重骨關節炎。
所以骨關節炎會加快骨質疏松的發生,而骨質疏松亦是造成骨關節炎進展的重要原因,在這種相互加持作用下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骨關節炎人群伴發骨質疏松的概率明顯增加。
這也就是需要給李奶奶檢查骨密度的原因,不然光治骨關節炎,而忽略了骨質疏松,那病因也還是存在,就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看好病了”。
02
骨關節炎要做的4個檢查
除此以外,李奶奶的檢查項目還有血常規、血沉、CRP以及尿常規的檢查,做尿常規的原因是,它與關節的炎癥反應相關。
在一項對2358例女性骨關節炎患者的尿常規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無癥狀白細胞尿患者的比例高達35.4%,在80歲以上的老年骨關節炎患者中,感染率高達46%。
因為骨關節炎是一種非感染性的炎癥性疾病,其中炎癥細胞釋放的因子進入血液循環后,可能會影響腎臟,導致腎臟也出現炎癥,使白細胞滲出到尿液中,從而出現無癥狀白細胞尿。[2]
這種由骨關節炎引發的身體潛在炎癥可能會導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并發其他感染,從而對骨關節炎的康復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這就是要查尿常規的原因,找出一切可能誘發或加重骨關節炎的因素并對癥處理。
同時血常規、血沉以及CRP這3個指標均能幫助我們醫生判斷骨關節炎是否處于活動期,了解骨關節炎的炎癥嚴重程度,以便制定或調整治療方案。
最后,在做完了一系列檢查后,明確了李奶奶的診斷:膝骨關節炎合并骨質疏松,接下來便是對癥治療了,包括疼痛管理,如外用非甾體貼劑等緩解她膝蓋疼痛的問題,還有藥物治療、關節腔注射等等。
具體內容會在下周五的文章中為大家進行詳細的講解,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1]老年骨關節炎及骨質疏松癥診斷與治療社區管理專家共識(2023版)
[2]蔣建新,劉珅,李莉,等.無癥狀白細胞現象尿與骨關節炎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醫藥衛生, 2022(9):3.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視頻/資訊/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有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下留言。
作者介紹
蔣建新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骨科 副主任醫師
簡介:2017年任中國老年學會-骨質疏松學組醫師教育委員會委員,開展了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包括《骨關節炎患者血清轉移因子TNF、IL-6及尿CTX11水平分析及臨床意義》,《膠原蛋白在骨關節類治療中的意義》。臨床專注點主要在骨關節炎疼痛與維生素D的關系、骨關節炎手術病人的術前術后維生素D水平的調研。
2012年起成立OPOA共同治療梯隊;2019年發表《玻璃酸納結合降鈣素治療臨床研究》;2020年發表《關于骨關節類(OA)疼痛病人之CRP、ESR的回顧調查》;2023年1月發表《無癥狀白細胞尿與骨關節炎》。
每天動動腦,身體不易老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