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絕大多數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需求,將專業養老服務送入尋常百姓家,2024年北京市重要民生實事項目要求,全市要建設100個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截至2024年12月31日,10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全部建成并通過驗收,這些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可就近就便為老年人提供集中養老、養老助餐、老年學堂、康養娛樂等服務,目前已惠及155萬名老人。
就近就便提供普惠養老服務
2023年12月,北京市印發《關于完善北京市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及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養老助餐服務發展、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等“1+N”系列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這一概念。
如同看病有醫院、上學有學校,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是街道(鄉鎮)層面的養老服務綜合體,可以統籌調動轄區各類養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普惠養老服務。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總體上具備兩類六項功能,即集中養老、養老助餐、老年學堂、康養娛樂、心理服務等基礎服務功能,以及志愿服務、疾病篩查、公益宣傳等拓展服務功能。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2024年全市新建的10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分布在16區與經開區,輻射了全市476家養老服務驛站,惠及155萬老年人,其中“老老人”(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達32萬名。據市民政局介紹,2025年全市將繼續建設5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持續織密養老服務設施網絡的同時,著力提升服務水平。
5698張床位收費低于市場價
眼下,這10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已成為養老服務的重要載體,為老年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可幫助老年人就近入住床位有普惠,提供就近就便的機構養老床位。政府無償提供的設施,必須立足提供普惠養老服務,收費價格不高于該區域平均市場價格,原則上不能設置單人間,確保惠及更多老年人的同時,能為運營商提供穩定現金流。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10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共設置普惠床位5698張,其床位費、餐費、護理費三項價格及總價格均不超過本區養老機構網簽平均價。
瞄準吃飯難題,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讓老年人就近助餐有去處。區域養老服務中心作為養老助餐主渠道,為周邊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的堂食、送餐服務。同時,面向社區其他居民以市場化方式開放,既能保證助餐點盈虧平衡,又能為居家和機構養老服務拓寬獲客渠道。目前,10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均可提供助餐服務,月均供餐已達19.8萬份。
解決近兩千個家庭照護難題
依托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可上門。基于綜合體聚人才、建隊伍,發揮“固水土、育森林”的作用,可為周邊老年人特別是“老老人”家庭輸送居家養老護理員,提供專業的居家照護上門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簽約長期居家照護服務近2000單,解決了近2000個家庭的失能老年人居家照護問題。
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還具備醫養結合與統籌調度功能。醫養結合方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握手機制,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暢通緊急救治及快速轉診綠色通道,提高就醫便利度和可及性。統籌調度方面,綜合體運營商作為區域養老服務的調度責任主體,依托信息平臺對養老服務供需匹配、價格質量等進行整體調度。
老年學堂服務將向全市推廣
區域養老服務中心也在推動老年學堂進社區,這里既能為老年人提供社區文化娛樂活動服務,也可定期組織各類服務商開展健康教育、反詐宣傳等活動。目前,市民政局與11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試點開展“公益+普惠”老年學堂課程。未來,將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全市推廣老年學堂服務。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習慣手機上網,北京養老服務網近期還測試上線了區域養老服務中心信息平臺。未來,這一平臺將全面匯集老年人線上線下服務需求,形成服務訂單并精準匹配服務商,讓獲得養老服務像電商購物、網絡約車一樣便捷。同時,信息平臺可通過后臺對各類養老服務訂單實現全過程管理,確保提供服務的人員有資質、品質有保障、過程有記錄、進程可追溯。有需求的老年人或其家屬,可以直接前往離自己最近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獲取相應的服務,也可通過電話聯系或登錄北京養老服務網及同名微信小程序獲取相應的服務。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