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國2035”戰略縱深推進與《“十四五”數字健康發展規劃》的政策驅動下,醫院數字化轉型已從探索性實踐升級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命題。醫院數字化轉型工作,不僅是政策指引下的必然要求,更是醫院突破資源壁壘、構建未來競爭力的戰略窗口。
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院作為服務上萬人的縣級醫療中心,是全縣唯一一家“二級甲等醫院”,歷經60余年的發展,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于一體的全縣最大現代化綜合醫院。醫院積極響應國家信創戰略,推進智慧醫院建設與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于2024年10月啟動核心業務系統國產化升級改造,歷時4個月將系統全面遷移至達夢數據庫,系統于2025年1月上線,實現了全鏈路國產化環境的醫療核心業務數字化全覆蓋。
醫院采用達夢數據庫管理系統DM8+達夢數據共享集群DMDSC及達夢數據主備集群DMDataWatch架構,實現了數據庫中心雙活,構建了安全且性能卓越的智慧醫療平臺,為門診、住院、電子病歷、醫保結算等核心業務系統提供 “容災 + 高可用 + 高性能”保障。同時,借助達夢數據共享集群DMDSC架構,醫院實現了與原國外系統在事務處理、查詢響應等核心指標上的無縫對標,僅需修改少量代碼即可完成數據庫替換,門診、住院、體檢等核心業務全程 “零中斷”,醫護人員操作習慣與患者就醫體驗保持不變,真正達成“系統換芯,體驗如新”。 達夢數據共享存儲集群DMDSC搭建雙活集群,加上達夢數據主備集群DMDataWatch備機系統,構建了“雙保險”架構。一方面,通過共享存儲實現數據強一致性與高可用性,保障日均100萬次請求穩定處理,事務處理量高峰期TP2000,QPS4000,核心業務成功率達99.99%;另一方面,基于物理事務重演的備機實例,為數據安全加上 “雙重鎖”,即便面對突發流量洪峰,也能保障醫療業務持續運行。
達夢數據庫的高可靠性減少了傳統架構下的維護人力投入,降低了技術斷供風險,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院以最小試錯成本完成了技術躍遷。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