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一場關于“營養與健康老齡化”的深度對話吸引了近400位國內外頂尖學者的關注。無論是全球權威專家的最新研究,還是貼近生活的創新實踐,達能營養中心舉辦的這一研討會為“如何優雅老去”提供了全新的答案。
中國的“銀發時代”已正式來臨——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97億,占總人口的21.1%。中國老年營養不良疾病的經濟負擔高達841.4億元,其中10%的老年人臨床治療費用是由于營養不良引起的。《“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已明確指出:通過營養干預改善老年健康狀況,是實現健康中國的重要路徑。
然而,“健康老齡化”的實現并非易事。中國工程院院士、達能營養中心科學委員會主席陳君石在致辭中表示,“老年人營養問題不僅關系到個體健康,也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作為中國營養學界的一次盛會,達能營養中心本次研討會不僅分享了老年營養的前沿學術發現,也提供了不少健康老齡化相關的解決方案,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健康老齡化相關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造福社會。”
據悉,達能營養中心學術研討會已成功舉辦了二十六屆。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計資助超過300個科研項目,總金額超過5300萬元。而近年來,為了支持國家的健康老齡化規劃,達能營養中心優先資助老齡化領域的研究,涵蓋了老年肌少癥、認知障礙等關鍵議題,并通過持續舉辦學術交流活動,搭建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平臺,推動將研究成果應用于公共健康實踐。
此次研討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張堅、青島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院長馬愛國教授、荷蘭烏特勒支大學Johan Garssen教授、北京醫院及國家老年醫學中心知名專家齊海梅教授、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教授等國內外專家紛紛結合研究成果和臨床發現發表了觀點,支招如何通過全生命周期的營養管理實現“優雅老去”。
既要“吃得好”,還要“咬得動,咽得下”
在老年人面臨的諸多健康挑戰中,膳食營養因素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生存的重要因素,與老年常見慢性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與會專家指出,大部分老齡人口由于功能退化,需要易于咀嚼吞咽、營養豐富的“易食”食品;而對那些由于長期膳食不合理而導致營養不良的老年人,則需要為他們提供為老年人設計的營養補充劑,滿足其營養需求。如果把視線轉向臨床,50.3%的住院老年患者面臨營養不良風險,腸內營養作為首選干預方式,有助于加速康復過程。這些措施,都是“營在老年”的重要支柱。
保持腸道菌群年輕化是成功老齡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健康的免疫編程和維護健康、有韌性的免疫系統已被公認為健康老齡化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腸道是健康的根本。微生物、營養與免疫是密不可分的,而微生態的紊亂跟我們所有疾病——從小兒癡呆到老年疾病都息息相關。
腸道菌群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老”,體現為有益菌數量和種類的降低,這也為“健康老齡化”的營養干預提供了新靶點。因此,防止或延緩中老年腸道菌群的老化是促進和維護中老年健康的重要方法。
最新研究發現,通過地中海飲食,或者含有活性微生物(如益生菌)的膳食,都能夠有效調節腸道微生態,幫助老年人改善免疫功能,緩解慢性疾病,甚至改善輕度認知障礙。
健康老年,“肌”不可失
“吃得香、睡得好、走得穩”是很多老年人理想中的生活狀態,而肌少癥、骨質疏松、衰弱則是影響老年人行動力的“攔路虎”。盡管來勢洶洶,但這些疾病其實“可防可治可逆轉”,只要“早篩早查早干預”。
科學的醫學營養干預能夠精準地補充肌肉和骨骼所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K和D、亮氨酸、Omega-3脂肪酸等營養素,輔以適當的運動,就能改善老年人的骨骼和關節健康,增強肌肉力量,真正做到肌骨穩健,行動無憂。
達能營養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健康老齡化不僅需要醫療政策支持,更需要科學研究提供扎實的解決方案。達能營養中心未來將聚焦更多健康老齡化相關創新領域,包括益生菌和腸道健康研究等,攜手政府、學術界與行業合作伙伴,搭建跨界橋梁,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