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日,通訊員李豪報道)截至2025年6月3日,深圳恒生醫院安赤穎團隊宣布,通過創新性整合醫學療法,已成功幫助17例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完全停用胰島素,實現血糖長期穩定(HbA1c<7%),首例患者最長達12月無胰島素依賴。這一成果標志著中國在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領域取得全球性突破。
療法揭秘:整合醫學的“三維干預”體系
據了解,安赤穎團隊基于中國工程院樊代明院士的整體整合醫學(HIM)思想,首創“免疫阻斷-腸道修復-胰島再生”三維治療模式:
1.免疫攻擊阻斷
安赤穎主任助理王博介紹,通過質譜平臺檢測發現,90%患者存在血清解連蛋白陽性(腸漏標志物),團隊采用5R腸道修復技術(移除、替換、再接種、修復、重建)促使解連蛋白轉陰,阻斷自身免疫對β細胞的攻擊。
2.腸道生態重建
結合16s rRNA測序技術,精準調控腸道菌群豐度(如提升AKK菌),修復腸黏膜屏障,消除免疫失衡根源。
3.胰島功能激活
通過營養干預、代謝調節及正分子醫學、功能醫學、生活方式醫學,整體整合多種手段,促進殘存β細胞再分化,恢復胰島素自主分泌。安赤穎主任強調:“早期干預是關鍵!空腹C肽≥0.5 ng/mL的患者,治愈率可達95%以上。我們不僅停胰島素,更讓患者回歸健康生活!
(安赤穎主任與1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故事:從絕望到重生的奇跡
17歲浙江青年:確診1型糖尿病后每日注射胰島素60單位,經3天強化干預完全停用胰島素,空腹C肽恢復至正常水平。
東莞13歲少年,3年病程患,胰島素用量從90單位減至26單位,血糖波動顯著改善。
東北11歲少年,1年病程,連續停用胰島素12個月,血糖指標持續穩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維持5.5%-6.0%,達到健康標準。
醫學價值:改寫百年治療范式
1型糖尿病自1921年胰島素問世以來,始終被視為“終身胰島素依賴”的絕癥。安赤穎團隊的突破性貢獻在于:
顛覆傳統認知:證明早期1型糖尿病可通過免疫干預實現逆轉,而非僅依賴胰島素替代。
提供“中國方案”:相比美國Teplizumab(延緩發病2.6年,費用140萬元)和IPS多能干細胞療法(尚處Ⅰ期臨床試驗),整合醫學方案具備可及性強、成本低、見效快三大優勢。
未來展望:分級診療體系構建
團隊計劃進一步擴大臨床規模,并推動兩項核心工作:
1.早篩普及:聯合基層醫院推廣C肽、解連蛋白檢測,鎖定黃金干預窗口期。
2.聯合創新:與干細胞技術(如北大鄧宏魁團隊iPSC療法)協同,為晚期患者提供“免疫修復+細胞移植”分級診療方案。
安赤穎主任接受采訪時表示:樊代明院士在國內大力推動整合醫學的發展,2024年在成都發表了‘雙百宣言’(百位院士、百位醫科大學校長),即使這樣,對于整合醫學能理解的醫生并不多。
其實,現代醫學對于1型糖尿病的病因及機制認識非常清楚,現有的醫學知識完全可以臨床治愈1型糖尿病,只是臨床沒有形成有效的整合,僅通過簡單的終身胰島素對癥治療。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