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記者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獲悉,該院群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邵瑞太團隊與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尹學珺團隊日前在國際期刊《柳葉刀·區域健康》上發表專題文章,揭示了我國農村地區,高血壓、糖尿病等兩種慢病的管理明顯存在“級聯遞減”問題,也就是說,患者在篩查、診治、控制過程中逐步流失,致使兩病管理各鏈環嚴重脫節。
2023年到2024年,研究團隊深入山東臨朐、河南鞏義和舞鋼等3個農村地區,累計對7488位35歲到74歲的村民開展了走訪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地區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群體數量龐大。而當地對這些人群的疾病管理均存在嚴重的“級聯遞減”問題,患者逐步流失。
尹學珺認為,要讓農村患者順利走上慢病管理之路,一是要鋪好“認知的臺階”。很多農村患者對高血壓、糖尿病缺乏正確認識,覺得“沒癥狀就沒病”,或者“吃一陣藥就夠了”。要扭轉這樣的錯誤認識,需對其進行有針對性、持之以恒的健康教育。二是要筑牢“基層的支點”;鶎俞t院只有強化技能培訓,錘煉業務能力,配齊檢測設備,保證隨訪時間,才能筑牢服務“根基”。三是要加裝“數字的扶手”。通過電子健康檔案、遠程監測設備、移動醫療技術、微信群提醒復查等方式,讓患有慢病的農民即便不進醫院,也能得到連續、規范的照護。
邵瑞太指出,以上研究結果不僅為中國農村地區慢病管理級聯的優化搭建了策略框架,也為其他中低收入國家在類似衛生體系下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和經驗參考,拓展了全球慢病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邊界。
下一步,研究團隊還將結合調研中發現的慢病管理相關關鍵節點和薄弱環節,對于如何深入持久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基層服務能力、推廣使用電子健康工具等,進一步開展試點和干預,系統評估這些措施在實際運行中的效果,為廣大農村地區改善慢病管理,探討切實可行的路徑、策略與有效的干預措施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