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6 日,由陜西省民政廳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處指導、陜西省省級醫療衛生健康社會組織聯合黨委主辦的陜西社會組織大講堂第四講在西安舉行。本次活動以 “AI + 大健康產業變革與重構” 為主題,匯聚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醫療機構及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賦能醫療健康領域、推動民生服務智能化升級展開深度研討,為西部智慧民生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政策引領:國家戰略與地方實踐同頻共振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持續推進人工智能 + 行動”,國務院號召 “提升全民 AI 素養”,標志著 AI 與民生服務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西部科技重鎮,陜西省率先出臺《陜西省培育千億級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5 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 300 億元,重點布局智慧醫療、健康管理等民生領域,推動技術創新與民生需求深度對接。
陜西省省級醫療衛生健康社會組織聯合黨委副書記茍會玲在致辭中強調,“黨建引領是推動 AI 與大健康融合的根本保障”。她透露,聯合黨委正推動《醫藥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落地,聚焦醫療、養老、康復等領域,構建 “政府 - 企業 - 社會組織” 協同創新生態,助力陜西在 “人工智能 + 行動” 中走在全國前列。
技術賦能:AI 重塑大健康產業發展范式
北京世健聯創始人、人工智能教育專家魏躍院長以 “AI 認知覺醒 - 工具賦能 - 商業落地” 三維體系為核心,深度解析 AI 對大健康產業的變革作用:
從 “被動治療” 到 “主動預防”:AI 通過多模態數據分析、智能輔助診斷等技術,推動健康管理模式轉型。例如,固生堂百度智慧醫療中醫藥大模型試運行,AI 輔助中醫辨證診斷準確率達 95.7%,顯著降低誤診率。
數據驅動服務精準化:依托可穿戴設備、社區健康終端等數據采集,AI 正構建個人健康畫像與疾病預警模型,實現慢病管理、健康干預的個性化方案。
重構產業競爭新維度:魏躍院長提出 “AI + 健康管理 + 大健康” 三位一體模式,強調未來組織競爭力將體現在 “產品服務含 AI 量、業務流程含 AI 量、管理團隊含 AI 量” 三大指標,呼吁社會組織從 “服務提供者” 向 “智能生態構建者” 轉型。
針對老齡化挑戰,魏躍院長特別指出,AI 老齡服務機器人可實現陪聊、遠程醫療、健康看護等功能,未來 20 年或為養老服務減少 50% 以上勞動力壓力,成為破解 “養老難” 的重要路徑。目前,醫療機器人已形成手術、輔助治療、康復、服務、護理五大細分領域,技術應用覆蓋神經外科、骨科手術、康復輔助等多個場景。
政企協同:創新試驗開啟民生服務智能化新篇
活動吸引全省 200 余家大健康企業參與,政企代表圍繞技術落地展開深度對話。陜西省健康管理行業促進會支部書記蒙歡透露,該協會正聯合高校、企業開發 “智慧健康社區” 平臺,通過 AI 實現慢病管理、健康干預精準化,相關試點已進入籌備階段,擬覆蓋西安高新區 5 萬居民,探索基層醫療資源高效配置模式。
陜西社會組織大講堂達成四大戰略共識:提升 AI 素養,培養 “懂技術、會應用、能創新” 的復合型人才;解讀國家政策,聚焦《政府工作報告》及衛健委等部委文件,明確行業發展方向;探索應用場景,在醫療、養老、健康管理領域落地 AI 示范項目;促進協同創新,搭建產學研用平臺,推動技術規模化應用。
未來展望:構建西部 AI + 大健康產業高地
隨著陜西省千億級 AI 產業集群建設及《陜西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落地,AI 技術將深度滲透醫療、養老、健康管理等民生領域。魏躍院長強調,“AI 不是替代人力,而是解放生產力,未來AI健康管理師、AI營養師、AI健康講師將成為大健康行業的 ‘指揮官’,通過智能工具實現服務效能指數級提升。” 茍會玲副書記則提出 “三個結合” 發展原則: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結合、技術創新與民生服務結合、產業升級與社會責任結合,為區域 AI + 大健康發展劃定實踐路徑。
作為陜西省民政廳打造的品牌活動,陜西社會組織大講堂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分享與資源對接,持續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行業思想盛宴,更標志著陜西 AI + 大健康產業進入 “政策引導、技術賦能、場景落地” 的加速期,為 “健康中國” 戰略實施貢獻西部智慧與實踐經驗。
【活動背景】
陜西社會組織大講堂旨在通過搭建政企學研交流平臺,推動社會組織在民生服務領域創新。本次活動為第四講,覆蓋醫療、醫藥、健康管理等領域,助力構建 “黨建引領、技術驅動、共建共享” 的智慧民生生態。
【專家觀點摘編】
魏躍院長:“AI 技術推動健康管理從‘治已病’向‘治未病’轉型,為全民健康提供精準解決方案,AI 養老將成為破解老齡化難題的關鍵抓手!
茍會玲副書記:“社會組織要以 AI 為突破口,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民生服務可及性和滿意度,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展現陜西擔當!
(責任編輯: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