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長期體罰抑制智力發育
俗話說:“3歲定終生。”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在生命早期就逐漸形成了,這也會在無形中影響他們將來的學識多寡、事業發展,甚至健康狀況。
北京慧源心理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認為,孩子的智商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除了先天因素,外界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一個暴力恐怖的環境中,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長,當然就更談不上智商的良好發展。
對于長期體罰影響孩子智商這一研究結果,資深國家心理咨詢師荀焱也表示比較贊同,她補充說,大腦左右半球雖然具有不同功能,但兩半球是協同工作的。孩子受到責罰,負責空間知覺、情緒、藝術欣賞等功能的右半球就會處于緊張、壓抑和恐懼的狀態中,這樣勢必影響左半球的功能,而左半球又主要負責言語、閱讀、數字運算和邏輯推理,長此以往,容易對孩子的智力發展產生抑制作用。
事實上,對于平時打屁股之類比較輕的體罰,雖然不會直接造成肌肉、肢體的損傷,但是疼痛的感覺會通過神經中樞的傳導,使大腦受到刺激。同時,也有可能使孩子腎臟和身高受到影響。
而較早前已有日本科學家研究表明,長期被體罰可能導致兒童腦萎縮。研究發現,對于體罰時間超過三年的兒童,其大腦中與感情和決策能力相關的額葉皮質區內側部分平均要比未受體罰者小19.1%,與注意力相關的扣帶前回以及與認知力相關的額葉皮質區背外側部分,分別要小16.9%和14.5%。
孩子成長需要輕松環境
外界環境因素不可輕視,為了孩子健康聰明地成長,家庭和學校擔負著重要的責任。
對于家長來說,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關系是非常必要的。李玲建議家長在日常的教育中,應該多多激發孩子的興趣,細心發現孩子的特長,在不同的年齡段,根據不同的發展規律給孩子引導,對癥下藥,切不可動輒體罰。
而在學校,老師更要掌握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充分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基礎上,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發展空間。教師如果對孩子動粗,在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同時,也會使孩子心中的教師形象扭曲,孩子對老師會產生厭惡和恐懼心理,繼而產生厭學情緒,不利于孩子未來發展。
(責任編輯:mo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