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汽車|游戲|科技|旅游|經濟|娛樂|投資|文化|書畫
原標題:老人也該給自己找點壓力
職場上,大家總是用“壓力就是動力”來勉勵自己。其實,退了休以后,老人的生活中最好也給自己找一點壓力,才能保持健康。
老人行為研究學者烏蘇拉·施陶丁格近日接受德國《時代周刊》專訪時表示,很多老人在退休的最初階段確實得到了充分休息。但過了一段時間后,老人們開始發現生活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容易:生活中不再出現“待辦事項”,每天也沒有時間規劃,也失去了很多社交生活。因此,在對退休老人的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對自己生活的滿意程度隨著退休時間的延長而遞減。
毫無壓力的生活隨之帶來的就是一些不愉快的經歷。據施陶丁格的調查顯示,有20%~25%的退休老人與自己的伴侶經常吵架,造成生活煩惱。研究顯示,這是因為老人的身體盡管處于退休的狀態,但他們的神經系統還沒有“退休”。而且,老人們對此都毫無知覺,興奮的神經引起的各種問題都是“下意識”的。
而那些在退休后,還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在社會上發揮余熱的老人,特別是從事腦力工作的老人,比如學者、企業管理人員,很少在家庭中產生生活摩擦。因此,施陶丁格建議老人們,即便退休了,也要給自己的精神世界找點“壓力”,或是繼續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者根據自身情況為自己找到有一定難度的新目標,比如學會一項新的技能、從事志愿者服務等工作,為自己尚未退休的神經找到新的任務。▲(生命時報記者 王珠珊)
(責任編輯:)